腾讯云盘价格你存在百度网盘里的东西安全吗?
自2012年网盘产品问世以来,网民对于网盘的情感多少有些复杂。在网盘大战时期,很多普通网民同时坐拥几家的网盘账户,相当于随身携带了几个免费的移动硬盘;后来随着监管日趋规范,网盘提供商出于运营成本、内容风险等因素的考量,纷纷退出了这方战场,百度网盘成了硕果仅存的一颗独苗。
于是,如今关于网盘的讨论,我们时常听闻这样的对话:或者抱怨自己免费版本被限速,百度云盘收搜求抱超级会员的大腿;或者一脸疑虑地碎碎念,这东西靠谱吗?会不会导致自己的数据丢失、隐私被泄?
这种讨论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让一大批从未接触过网盘的用户望而却步。他们不会有兴趣去了解云存储的安全技术是否已经能够保障自己的安全,而是下意识地认为网盘本身就是不安全的。他们或许会尝试,但也仅限于存放一些无关紧要的散碎数据。
接下来这篇文字将重点围绕网盘能否保障用户安全这个话题来展开,不会详细赘述限速的话题。因为在笔者看来,后互联网时代,以付费形式实现服务分级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网民所接受,而孤军奋战的百度网盘其实也一直在凭一己之力,艰难摸索网盘这种产品形态的存活之路。
下面我们首先分析用户何以对网盘的安全顾虑重重。笔者想从以下三点予以阐述。
事实上,国内的互联网发展之初,安全状况确实堪忧。由于当时操作系统漏洞的大量存在,加上软件设计上的缺陷,系统崩溃、被病毒攻击、数据泄露简直成了用户的家常便饭。注册自己的个人信息就会接到各种骚扰电话、企业邮箱拖库就会导致机密信息被盗,这样的情况让用户不寒而栗。
但是,互联网深入普及的这些年中,操作系统的漏洞一个一个被修补,加上防护体系越来越健全,如今个人用户领域的网络安全其实已经大大改观,绝无可能再出现当年一个小小的“熊猫烧香”病毒就让大批大批用户中招儿的情况。
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被互联网企业“教育”了这么多年,很多用户都是谈安全色变的,谁也不希望无妄之灾将自己工作学习的步骤打乱。于是,对于互联网产品,用户会有天然的防范心理,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到底安不安全?作为数据的重要存储地,网盘亦未能幸免。
大家知道,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国内有多个互联网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盘产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体验喜忧参半。当时出于扩大用户体量的考量,这些网盘服务大都是免费提供,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硬件成本、人力成本、日常运维的成本加起来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也就在那几年中,网盘频频爆出了信息泄露的问题,从当时的新闻报道来看,信息泄露的原因主要还在于用户操作不当。比如用户在使用网盘的“分享”功能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是“公开分享”还是“加密分享”,如果用户选择的是公开分享内容后,那么在第三方网盘搜索网站上,别人就能很轻易得搜索到这些个人内容;再如用户将自己的账号随意借出,导致借用者不慎将资料泄露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当然,也并不能排除个别互联网企业对这款免费的服务不够用心。但最终结果是:当“导致用户数据丢失”和“窃取用户隐私”这两顶大帽子扣在网盘产品上时,很多提供网盘服务的企业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如前所述,前期的网盘产品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运营成本极高,且需要企业长期不断的资金投入,可以说,这是一门“赔本儿赚吆喝”的生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往往能省则省,自然不会把大把的真金白银用在网盘的正面宣传上。
事实上,从网盘出现的这些年中,确实也没有哪家企业认真地向用户宣导过网盘的安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本不该缺失的正面宣传工作被不同程度的消减了。
前面我们从三个维度分析了为何用户会对网盘的安全性心存疑虑。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以“独苗”百度网盘为例,看看时下的网盘究竟安不安全。
首先,对照用户日常使用各个场景,百度网盘的产品团队进行的专门的安全防护。
在用户登录环节,百度网盘为用户提供了异地登录保护、网页登录身份验证、用户登录身份验证、登录设备保护等方式,并使用行业标准的身份验证协议OAth,确保用户在使用第三方应用的时候,账户信息不被暴露;
在日常的上传下载环节,百度网盘采用了高级别的HTTPS的传输加密协议,这种协议通过数字证书、加密算法、非对称密钥等技术确保数据在公网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百度网盘内部还建设了完善的数据与服务保护权限系统。该系统为每一个服务的每个请求都发布了“通行证”,只有经过严格身份校验通过的服务,才能够获得“通行证”。获得“通行证”的请求,在有效期内,才能被其他的服务鉴权并处理,有效保护了用户隐私。同时它还建设有完善的审计系统,对于如果出现冒用、恶意请求等行为,bt吧账号注册能够快速发现。
用户的数据存储在百度网盘上,用户的敏感标识都采用加密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脱敏。同时内部用户个人的文件都会被切分成不同的文件块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当用户对文件数据有需求的同时,系统会首先获取到内部系统安全的“通行证”,检索在不同机器上的数据块,通过不同的二进制数据库,把文件流式传输给用户。
目前,百度网盘采用了一种叫做差分隐私计算框架的方式用于数据保护。这种方式是2006年由微软研究院学者Dwork首次提出。它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确保隐私数据被单独保护,不被外界随意获取。
下面这张示意图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示这种处理方式的流程。百度网盘在获得用户id的数据集合后,会对用户画像进行分析,继而通过给数据加入噪声的方法,确保外部用户无法从输出的结果中推断出个体用户的隐私信息。这个处理过程采用了一种叫做Laplace的噪声算法,它采用控制噪声大小的方式,确保既可以输出与原始数据类似的结果,又不影响数据的可用性。
上述整个处理过程不会获取数据内容,nga手机版打不开不会额外保存文件,而且经过脱敏处理,从而达到保护个体用户隐私的目的。
作为目前业界最大分布式云存储的产品,百度网盘的机器审核过程正是结合了数据加密、脱敏以及权限系统等手段,充分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
2019年,百度网盘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关于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ISO/IEC 27018(个人可识别信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两项信息安全认证。ISO/IEC 27001标准是全球公认最权威、最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信息安全领域的体系认证标准,而ISO/IEC 27018是第一个指导公有云服务供应商如何保护云用户个人可识别信息(PII)安全的国际标准。能够通过这两项认证,足可证明百度网盘在保护数据资产、确保文档和云端IT系统安全等方面达到了高标准的行业最佳实践。
前面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从技术角度讲,目前的网盘已经足够安全了,如果用户只是出于数据安全的考量而弃用网盘,只能说这样大可不必。当然,尽管我们并不能排除概率极低的误伤事件,但用户只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使用网盘,不在内容尺度方面抱有侥幸心理,那么网盘还是能够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在笔者看来,尽管目前百度网盘还在孤军奋战,但不远的将来,远程办公大行其道的时候,网盘这种互联网产品仍将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最新评论